红网时刻10月28日讯(记者 戴瑾昕 通讯员 唐玲 李铖)一块幕布、一台电影机和一台发电机,构成了很多人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回忆。刘亮是邵阳县谷洲镇一名乡村电影放映员,40年来,奔走山间10多万公里,为村民免费放映两万余场电影。他一边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扎实放好公益电影,一边利用下乡放电影,进行公益普法宣传,传播各类法律、法规知识,引导乡亲们学法、守法和用法,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普法宣传员,在当地,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刘老师”。
刘亮向大家介绍这些年获得的证书。
为乡亲们放电影 是我最大的快乐
刘亮从小喜欢看电影,每次邻近乡村放电影,无论多远他都会跑去看。1982年高中毕业,正好谷洲镇电影队要增补一名放映员,他前去应聘,幸运地从几十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专职电影放映员。
上世纪80年代,电影是农民难得的精神食粮。电影《上甘岭》刚在农村放映时,刘亮每晚要奔波几个村,连续5个晚上放映到天亮。看着观众被影片情节感动得热泪盈眶时,他在心中默默许下承诺:一定要为乡亲们把每一场电影都放好!
谷洲镇地域广,电影放映任务重。刘亮不论远近,风雨无阻放电影,深更半夜回家是常事。
2008年初,发生了一场特大冰冻灾害,谷洲镇连续停电近1个月。刘亮带着发电机和放映设备,停电照样放电影,没有落下一晚。冰天雪地里,村民们守着电影看。刘亮虽然疲惫不堪,但感到很快乐。
有一天,刘亮偶然听说,罗声村96岁的段玉老人家住偏远山区,行动不便,已有20年没看电影了,老人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再看一场电影。2008年1月6日,刘亮冒雪前往段玉家,在老人床前免费放了一场电影,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40年来,刘亮换了6辆自行车和2辆摩托车,行程累计10余万公里。他从没有怨言,他说:“为乡亲们放电影是我最大的快乐!”
观众被影片情节感动得热泪盈眶。
“自学法律知识 教村民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税务部门个别税征员征税不规范,不透明,因而引起部分纳税人的不满。一次,税征员去收取谷洲街上一店主的税费时,店主要求查看和她同等条件开店的另一纳税人的税额情况,否则就拒绝交税。
当时税征员态度也比较粗暴,两人争执不休,相互撕扯起来,围观群众越来越多,眼看局势难以控制,刘亮赶到后及时制止,当场跟户主指出抗税的严重性,并要求户主及时缴清税款,成功化解了一场正面冲突,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的发生。随后,刘亮主动与税务部门协调,将每户每年上交税额的情况予以公布,这一举措深得民心,之后谷洲镇所有的店主都由以前的税务部门上门征收变为主动去税务部门交税。
“只有自己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乡亲们问我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才能答得上来。”在刘亮的身上,随身会携带一些普法读本,利用各种机会,用聊家常的方式近距离与村民们一起学习法律知识,面对面地讲解和探讨一些比较抽象的法律条文,挖掘和剖析一些比较复杂的案例,使乡亲们对各类法律、法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促使乡亲们在学法、知法的同时,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杈益。
为村民放映电影。
电影放映到哪 公益普法就宣传到哪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刘亮常年在自己的车顶上安装一个专用喇叭,无论是下乡放电影还是办理其他事情,他的车开到哪里,喇叭就会响到哪里,经常播放一些法律、法规知识。在谷洲镇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喇叭一响,乡亲们就知道是刘亮来了。
他还主动与该镇“村村响”管理员配合,采编一些法律、法规知识,录制成音频材料,利用“村村响”定期播放。因此,全镇乡亲们也就养成了一种准时收听法律知识的良好习惯。40年来,刘亮用“法律知识讲座”“对口词”“快板”和“说唱”等各种娱乐方式,共制作各类普法幻灯宣传片100多个,累计放映5000余场次,在刘亮的影响下,全镇上下普遍形成了一种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良好氛围,全镇治安形势明显好转,近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涉法案例逐年减少。
每周六镇上的孩子们都喜欢到他修建的影院观看电影。
自掏腰包建“电影院”为村民送上文化大餐
“目前,农村主要的观众是留守老人和儿童。考虑到他们的喜好不同,我就把动作片、喜剧片、还有普法宣传等与戏曲片搭配在一起放映。”刘亮说,为确保每个放映点不放重复的影片,他专门为每个村组建立了电影放映档案,还准备了不少村民喜爱的种植、养殖科教短片。
现在,58岁的刘亮有了6台放映机,每年放映公益电影350多场,他在自家楼上搭起了一个可以容纳近一百人的“电影院”,镇上的孩子们都喜欢跑来看电影。
“40年过去了,全镇老百姓都习惯了有我放电影,也喜欢看我放的电影,我很满足。”刘亮说,电影曾填补他儿时娱乐生活的空缺,而过上了好日子之后,电影也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刘亮说感到欣慰的是,如今电影放映迎来了又一个暖春,每晚放电影,观众能保持在60人左右,多的时候达到数百人。